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10-21 浏览次数:127
在车辆零部件有损坏之后,是修还是换件?是换新品还是换再制造产品?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已经走过了将近20年的路程,再制造产品依然没有能够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一直在沉默中发展的再制造行业如何能够实现“凤凰涅槃”?
江苏省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回收旧件。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白雪/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会认知度是摆在再制造行业面前最大的“一道坎”。再制造产品对消费者而言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再制造的产品更是普遍被认为是“二手货翻新”的概念。另外我国汽配和维修市场还有大量的副厂件,对用户消费环节造成较大的困扰,导致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不高。起步较晚、产品范围狭隘、再制造技术与工艺落后、市场流通面不广等,也是制约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
受访专家表示,近期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解决了“五大总成”回收再制造等障碍,这将为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再制造可使产品获得第二个使用周期
作为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了解有多少?再制造与修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选择再制造产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秘书长谢建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再制造是指将旧的机电产品或者零部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专业化的修复,使其恢复到原有新品一样的质量和性能的批量化制造过程。虽然零部件再制造对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但与传统制造相比具有节能、节材的特点,属于绿色制造范畴,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以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约原材料70%。”
在谢建军看来,“修理只是或多或少地延长了产品的第一次使用寿命,但再制造可以使产品获得第二个使用寿命周期。”
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售后也是消费者不必担忧的问题,谢建军表示,“再制造产品生产过程所使用的配件为原厂配件,各项质量参数均按照原型新品要求进行控制,出厂验收标准也不低于新品,因此再制造产品承诺和新品相同的售后服务。”
谈到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谢建军感慨地说到,“20年前,当时只有一家国家正式批准、在营业执照上有‘再制造’内容的企业,到现在产业蓬勃发展趋势明显,再制造企业群体逐步壮大。”据中汽协再制造分会统计,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超过300家,估计产值超过100亿元,产品覆盖汽车所有可以再制造的部件。
同时,谢建军表示,行业也呈现出全产业链发展的态势,以前常说的“无米之炊”的问题已无人提及,出现了专业的旧件服务公司,河北河间和江苏桃林有几万人从事汽车旧件回收工作,遍及全国,形成了专业的旧件交易市场。为再制造行业提供设备、服务的专业公司也出现了、全球唯一的汽车再制造零部件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此外,再制造基地和集聚区建设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
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据谢建军介绍,截止2018年底,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生产能力超过15万台,发电机、起动机等部件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台。
携手保险公司 全面推广再制造产品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市场定位是什么?在谢建军看来就是汽车后市场,对小总成部件(发电机、起动机等)用再制造产品代替原厂新件和副厂件,对大总成件(发动机、变速箱)用再制造产品代替传统的大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车辆保险领域,也将全面推广使用再制造产品。
上海锦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锦持”)总经理郑杰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险是财产保险业中的第一大险种,占比超70%,但近年来车险赔付一直居高不下,我国车险‘高保费、高赔付、低效益’的经营状况始终没有根本改变,各家保险公司都面临极大的经营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保险市场产险公司全年车险赔付近4000亿,车辆维修需更换零部件1.3亿件,而保险杠、大灯、四门两盖、叶子板等外观件又是更换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全年约需6500万件,如果其中10%使用再制造件,就是162.5亿的市场需求(以平均单价2500元计),可为保险行业减损325亿元。
郑杰表示,以2017款一汽奥迪A3车型为例,7.96个此车前大灯就可以买一辆新车,且该配件在近期调价中由20449.68元上涨到30129元,涨幅高达47.33%。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用新件的成本会比较高,如果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与新品质量相当,保险公司自然会选择再制造产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黎宇科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目前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属于初期,保险公司也在担心所提供的再制造产品的质量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使消费者快捷、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上海锦持为全球高端汽车的大灯外观件建立了数据库,也就是说只要是全球的高端车需要大灯外观件,都可以在该数据库中扫描出来。
同时,为了更好地监控流入到市场的零部件的质量,上海锦持目前有一套完善的智能系统,从汽车后市场零件循环、整车分类拆解到汽车配件再制造、销售等进行电子化操作,建立了强大的资源数据库,从而给汽车后市场提供精确的数据和丰富的配件资源。真正做到“来源可查询、去处可追踪。”
行业一直在探索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在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汽车再制造零部件专业电子商务平台——路迈网,与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18年路迈网与中国平安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成功签订了“再制造产品质量责任险”合作协议。上海路迈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滨介绍说,再制造产品质量责任险就是再制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缺陷引发意外事故造成第三方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亡,由平安财险来提供风险保障。对用户而言,除了可以享受产品三包服务外,更多了一份风险保障。
再制造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
再制造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再制造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配件业务部业务发展经理杨金茹表示,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相比,消费者认为再制造产品与新件具有相同的品质,接受度高,而我国消费者普遍认为再制造是“二手货”,接受度低。国外再制造产品可用于保修期内的零件更换,而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将再制造产品用于保修期内的零件更换的成功案例。
针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杨金茹还表示,“与置换模式为主的国外市场相比,置换模式在我国难以推行。当然,还有由于使用习惯、维修习惯、拆解及存储不当等原因导致旧件产出率低,与国外的成熟市场也还有相当的差距。”
在这其中,认知度低是受访专家反映的普遍问题,在谢建军看来,“制造企业和消费者对于再制造发展的背景认识不清,导致了这一结果的出现。”
他解释说,制造企业对发展再制造产业认识高度不够,认为再制造产品会影响其新产品的市场,没有看到再制造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也没有认识到再制造是绿色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消费者方面,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使用再制造产品带来的好处,没有认识到再制造产品具有同样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这与目前缺少对再制造的正面宣传报道和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念有很大关系。
谢建军表示,再制造对于参与市场的各方来讲,都能够带来稳定的多赢局面,所有的再制造生态链条中的参与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而消费者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利益获取方。
黎宇科认为,想要达到较好的效果,这需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来化解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质量的顾虑。
除了行业整体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多家再制造企业时了解到,目前回收来的旧件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据了解,一般的生产企业在出售产品时需要按照1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的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抵扣后的部分。但是再制造行业收购旧件时往往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也就是说没有可供抵扣的进项税,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销项税额,应缴增值税也就随之水涨船高了。
再制造企业的生产原料是旧机旧件,但旧机旧件多来自非营利性个人,个人并没有开具发票的资格,开具增值税发票更是无从谈起。谢建军表示,“这样一来,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就不能抵扣销项税,再制造企业因此无法享受增值税税项抵扣所带来的实惠。”
在谢建军看来,国家考虑在回收经营环节逐步完善增值税链条,这无疑是防止税收流失、增加国家税收的理想措施。但事实上,目前的政策使再制造行业成为税负最高的行业,同时运营成本不断增大使企业举步维艰,这将会严重降低再制造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他表示,流通管理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服务百姓、引导生产,还兼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使命。“再制造企业税负重、逆向物流‘最后一公里’如何解决等问题,都是关系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们也期待各地能够先行一步,提出好的解决建议和方法。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再制造回收体系建设的税收政策,其实质是如何解决回收行业高增值税问题。”谢建军如是说。
新政带来美好期待
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还面临重重困难,但是近期审议通过的《管理办法》给行业带来了美好期待。
黎宇科认为,《管理办法》解决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法律障碍,完善了可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同时对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办法对可接收“五大总成”的再制造企业条件提出了要求,同时要求再制造产品可追溯,这些对于整个再制造行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在他看来,《管理办法》修订后,一系列的支撑文件将陆续出台,解决再制造行业问题的同时也规范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再制造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将不断完善,包括可再制造旧件进口等一些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也将会陆续解决。
同时黎宇科也坦言,《管理办法》对“五大总成”的解禁必然是对再制造行业的有力推动,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废旧“五大总成”的可再制造率,社会对再制造产业的认知等,都会影响行业的发展。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谢建军表示,“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建议政府对再制造行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外,还建议把再制造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他解释说,对于使用国家财政资金进行的车辆维修和购买的零配件优先选用再制造产品,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再制造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再制造产品在公众中的认知度,达到宣传再制造产品的目的。对于维修中选用再制造产品的车辆可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优惠。
此外,国内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如把再制造作为新兴行业进行管理,并对制造和再制造进行严格区分。
谢建军坦言,“尽管我国政府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肯定,再制造政策陆续出台,再制造试点正式启动,但是再制造业要在我国真正崛起,让这一‘新兴’行业很快形成燎原之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白雪